二战中法国的实力并不弱,但为什么对抗德国时如此不堪一击
观二战强国,以战力称雄者,美国、苏联、德意志、中国可为其中典范。而论起法国的战斗力代表,大家首先提到的便是大名鼎鼎的拿破仑,一位横扫欧洲大陆,将法兰西的三色旗高高飘扬在欧洲大陆的法国骄傲,有此英雄在前,二战期间法国人的战斗力,简直就是战五渣的弱鸡。
咱们接下来好好聊一聊“高卢雄鸡”的“精彩表现”!
上图_ 二战法国军人
上图_ 法国空军“儒勒·凡尔纳”号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突袭波兰, 以震惊世界的“闪电战”揭开了二战的序幕,而作为盟友的英法诡异地“静坐战争”,坐看波兰孤军奋战,顷刻间战败亡国。
1940年5月10日,纳粹德国发动“曼斯坦因计划”,先是诱使英法盟军救援荷兰,背地里绕过法兰西第三帝国重兵驻扎,号称永不陷落的“马其顿防线”,出其不意的在卢森堡、比利时、法国三国交界处——阿登高地进军。随后派大量装甲师团将英法盟军围困在一个名为“敦刻尔克”的海滩,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敦刻尔克大撤退”就此上演,英国全军退回英国本土,法国孤军奋战。
上图_ 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6月14日纳粹德国装甲师开进巴黎凯旋门,6月22日贝当元帅建立维希法国,宣布投降。
法兰西,当今世界五常之一,在决定20世纪历史格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竟然在区区四十余天的抵抗后,体面地向纳粹德国举起投降的白旗,而后戴高乐将军流亡英国 ,此等战斗力当得起“战五渣”之称!欧洲的高卢雄鸡如此轻易战败,原因却是极多,以下的原因聊博读者细思。
上图_ 二战德军进入法国巴黎
一、法德世仇,埋下祸根。法德两国之间的仇恨可追溯到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被俘,故法国以此次战败为奇耻大辱,此时已埋下世仇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以英、法、俄等国参与的协约国战胜,但法兰西第三帝国却是惨烈而胜:当时法国1/4青壮年战死,1/3伤残,战争损失约2000亿法郎。
1919年英、法、美、意等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签订了臭名昭著的《凡尔赛和约》 ,其中法国代表克里孟梭为遏制、报复德国,提出:法国要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分裂德国,赔偿巨额的战争赔款,摧毁德国军事力量等等条款。
总的来说,一战结束后德国损失了1/3的领土,1/10的人口。
上图_ 《凡尔赛条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德国的势力
二 、政局混乱,政府无能。一战以巴黎和会结束后,欧战大陆强国各自舔舐伤口,法国凭借地缘政治优势,政治地位逐渐高涨,无数政客粉墨登场,无不欲为拿破仑第二。
法国政治格局为内阁制,但全国的政党多如牛毛,内阁变动频繁,历任内阁政府软弱无能,大多短命倒台,民众日益厌恶,热爱自由的法国人民反而羡慕外国独裁集权。二战爆发时,巴黎政局混乱,无法形成强力有效的战时政府,加之经济低迷,下层民众日益不满,国家一团散沙,导致一触即溃。
上图_ 法国 马奇诺防线 示意图
上图_ 法国马奇诺防线地面工事
三、战争理念陈旧,军事力量严重落伍。第一次世界大战,最著名的三大战役为: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其典型战术是堑壕战,主要以炮兵火力轰炸敌方阵地,步兵冲锋。
法军以堑壕战取得一战的胜利,自是变本加厉,耗费无数物资,修建号称永不失陷的“马奇诺防线”,等待这条防线流尽德军的鲜血。殊不知,二战时,纳粹德国名将古德里安提出的“闪电战”,充分利用坦克、飞机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取得胜利。 波兰亡于德国纳粹的闪电战,法国紧随其后。
上图_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1888年6月17日~1954年5月14日),德国陆军大将,“闪击战”的创始人
四、绥靖政策,自食恶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无尽的灾难,留下惨痛的回忆,战后和平主义流行、厌战情绪高涨,英法美意等大国绥靖政策抬头。 希特勒从英法等国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绥靖政策中,看出英法等欧洲大国的外强中干、不惜出卖盟国。
于是1935年3月,德国公然撕毁凡尔赛和约,大力扩军备战。
1936年3月,德国不费一枪一弹,占领莱茵武装区;同年8月干涉西班牙内战,西班牙共和国被出卖。
1938年,英法听任德国吞并奥地利;同年英法伙同德意签订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出卖捷克斯洛伐克,德国轻易占领苏台德地区。
1939年,德国发动闪电战突袭波兰,二战正式爆发,但英法坐看波兰灭国。随后高卢地区只有英法联军阻击德军,法国战败却是自食恶果。
上图_ 亨利·菲利浦·贝当(1856年4月24日-1951年7月22日),法国陆军元帅、军事家、政治家、维希法国国家元首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堂堂一战的大BOSS在二战期间,表现如此弱鸡,在纳粹德国的钢铁军团面前,一溃千里 ,四十余天后就投降亡国,然而好戏还刚刚开始。
作为一战的法国英雄,贝当元帅在战争爆发前受尽排挤,等到德军打进巴黎后,却被受命组建内阁,承担签字投降等一切国家大事,最终为4100万法国人背起“卖国贼”的超级大黑锅!
法国复国后,这个勇于承担的可怜老人被他保护的法国人民判以叛国罪,差点被他热爱的法国处以死刑,法国不感谢贝当元帅!
上图_ 夏尔·安德烈·约瑟夫·马里·戴高乐(1890年11月22日-1970年11月9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
法国的“大公鸡”戴高乐将军,在战前曾提出与将德国名将古德里安相似的坦克集团军作战理念 ,可惜被忙于倾轧政敌的内阁束之高阁,随后果然德国的坦克、飞机占领了巴黎,无力回天之下,戴高乐将军只能流亡英国,领导“自由法国”做些小打小闹的抵抗,法国不感谢戴高乐!
维西政府投降后,法国权贵四逃,法国保护不了人民,人民只能在纳粹的占领下挣扎求活 ;战争胜利后,法国的“返乡团”拿起刀,刀口朝向受尽苦难的法国人民,法国不感谢他的人民!
“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二战虽已结束,但战争阴云仍在,法国的弱鸡表现却对后世各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愿世界和平,山河永无恙。
文:姚约之
参考资料:
[1]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二卷:大战的全面展开》2015
[2] 江乐兴 《一本让你爱不释手的法国简史(彩版)•第七章: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代》2017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战法国对德国最大的贡献不是装备,而是用粮食养活了上百万德军
二战德国发动战争原本就是一件十分冒险的事,当时的德国许多方面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而是企图以战养战,通过占领区的工业、农业产能来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通过吞并捷克,德国获得了武器装备上的生产支持,结合国内工业,基本满足了作战部队轻重武器的需求;而粮食供应不同于工业,它需要大量的耕地和劳动力付出,而满足这类供应的除了德国本土,就是农业高度发达的法国了。
北非德军
德国二战前的粮食情况
据说元首在一战时期最喜欢的事就是看战壕里那些成群结队的耗子,满地搜寻士兵们吃饭时掉落了面包渣滓,估计有这种爱好的不止他一个。战后的德国一度饿殍遍地,当局不得不想方设法满足百姓吃饭的需求。
德国粮食供应一直是一个大问题,哪怕元首上台后启动了许多的国家工程,也只是解决了就业问题,德国的粮食无法实现自给自足。据统计在1939年二战前夕,德国的谷物、肉类等产品自给率达到80%;这个数据看似可观,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尤其是无法满足国家发动战争。
正在吃饭的德军
在德军闪击波兰前,为了保证粮食的持续供应,德国国内实行了食物配给制度,按照科学的营养量来满足居民日常需求。这种方式保证了德军接下来士兵们的口粮需求,但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二战中的德国粮食供应
其实占领波兰这个粮食国,对德国来说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一份报告中曾提到自从通过波兰获取食物之后,德国国内将近半数的居民生活状况有所改善,食物变得更加充分。
波兰军队的餐车
但是波兰毕竟不是一个大国,所能提供的粮食也是在压榨当地居民的情况下获得,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德军要想继续战争就要扩充兵力和生产规模,而这些多出来的士兵和工人无法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反而要按照高营养标准获取食物。
以战养战一直是人类史上常用的方法,在没有做好与苏军开战的准备时,攻占法国这个欧洲的产粮大国就十分有必要了。
波兰的农业产能不如法国
早在二战前法国的农业就已经高度发达,主要的农作物有麦、玉米、马铃薯、烟草等,另外畜牧业和禽蛋业也足够发达,是农业产品的出口大国。
不过攻占法国并没有德国人想的那么轻松,虽然法军很快就投降了,但是农业生产却陷入混乱,不仅驻扎在法国境内的德军需要大量食物消耗,而且还有一大群俘虏需要供养,以法兰西战役之后的法国,在短时间里无法恢复到战前那种生产状态。
法国一直都是农业大国
紧随其后的是英军宣布禁运,一时间德国的油料、橡胶、稀有金属等物资开始短缺,当然粮食也在其中。各地的占领军此时已经无法从国内获取足够的食物,更多的需要从当地老百姓的牙缝里挤出来,整个二战期间法国数以万计的女性依靠着和德军士兵保持不正当关系生存,她们的初衷基本都是为了得到一口吃的,可见德军对当地的压榨有多狠。
在1941年春季之前,德国都没能按照设想中从占领区获得粮食输入,当时只有工人才能够获得和士兵一样等级的食物配给,而且加班的工人会有额外的食物补充,其实就是一块被称为“葛林三明治”的黑面包而已。
工人也是粮食消耗的一个大群体
“巴巴罗萨”计划实施前,德国的粮食供应已经开始影响战略部署了,幸好此时法国等国已经开始恢复生产力,逐步向德国的大军输血。考虑到以后仍然可能因为粮食短缺限制行动,加上一些其他的战略考虑,元首一度在先攻占莫斯科还是先攻占乌克兰这一产粮地区上犹豫不决。
在广袤的苏德战场上,德军仍然获得了不少的粮食,仅在1943年就得到900万吨谷物。其实在当地掠夺而来的粮食满足前线的德军尚且不足,更不要提反过来滋养国内了,1941年以后一些占领区被视为低等人的群体甚至没有资格购买肉、蛋这类产品了。
喂养马匹的成本比人高多了
法国的粮食供应
按照德国初期的战略计划,他们认为战争将持续3年,而大部分的兵力都将用于东线战场上。根据以战养战的思路,德国要求法国占领区要负责前线三分之一的士兵粮食供应,其余三分之二则交给乌克兰等东欧产粮区负责。
在实际作战中,东欧地区一直不平稳,生产力不仅没能恢复正常,而且焦灼的战事让德军无力去管理农业生产,他们只能以杀鸡取卵的方式进行焦土政策掠夺食物,这种一时爽的方式对长久发展毫无益处。
德军
反倒是法国,在投降后1941年就基本恢复农业生产秩序,开始稳定的向德军输送粮食,德国人把法国比作“会下金蛋的鸡 ”。在占领法国当年,德国就向维希法国索要了351.8亿法郎的军费。
最重要的是在诺曼底登陆前,法国国内基本没有有效的抵抗手段,抵抗组织的规模太小,以至于基本没有对德国人的粮食供应造成什么影响。考虑到东线不稳定的战况,法国实际上成为德国除了本土之外最大的粮食供应地区了,它所养活的士兵恐怕远远超过当初计划的三分之一。
德军机枪手
粮食供应危害更大
粮食是一支军队的根本,是先进武器发挥作战能力的基本条件之一。二战法国糟糕的表现为德军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后方补给基地,让德军能够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如果法国没有那么容易败亡,或者在占领期间发起大规模的反抗,德军不仅需要更多的士兵来管理法国,而且粮食供应也将受到影响,无法养活大军的德国恐怕会更早结束战争。
德军
当然历史是无法改变的,法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二战德军的作战行动起到了变相资助的作用,影响了整个二战的走向,在1944年盟军开辟第二战场时,戴高乐带领的法军也没能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只能说法国还是没有放弃抵抗。
相关问答
德国二战占领了法国,法国人为什么不仇恨德国?
法国为什么要仇恨德国呢?二战爆发不就是因为仇恨吗?一战结束后凡尔赛和约让战败国德国割地赔款,希特勒鼓噪民族主义复仇,最终导致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再说了占...
一战、二战德国都坚持打法国,法国到底怎么得罪德国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我们打法国吧。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我们继续打法国吧。法国:???在一战、二战中我们能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德国太...第一...
二战期间法国投降对法国民众利弊哪个大?
法国在一战中遭到重创。第一:法国的工业和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法国最重要的东北部工业基地在战争中损毁严重,直接导致法国工业发生严重衰退。以钢铁为例,...
英法有百年战争,德国二战奴役过法国,为何英法德关系较好?比亚洲国家间关系好得多?
在法国诞生之前,所谓法国诺曼底公爵率领诺曼人、勃艮弟人跨过英吉利海峡征服了英格兰,占据英格兰后,诺曼底公爵的继承者又重新回到欧洲大陆,想要扩张自己原本...
二战德军入侵法国短短一个月内法军做出过像样的抵抗吗?
当然是有的。二战前,法国的陆军,可是号称世界第一。然而,仅用了23天,法国全线溃败,被德国摁在地上摩擦。至于题主所说的像样抵抗,大概只有马奇诺防线了...当...
二战时法军在多大的程度上抵抗了德国纳粹?
法国初期对纳粹的抵抗作用很有限,但是战后入常主要靠美国、英国在“帮衬着的”。“欧洲陆军第一”的法国怎么就被德国给轻松击败了。法国的战败也是当时法国当...
二战时德国杀了多少法国人?
在二战初期与德军作战阵亡10万人,伤20万人,被俘近200万人。投降后,有160万士兵被送往德国做劳工,25000人死亡。敦刻尔克大撤退中撤往英国9万人。后来这批人...
见好就收难于登天?为何说二战时德国消灭法国后根本就停不下来?
“见好就收,难于登天”,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但是这句话,指的绝不仅仅是当事人自己做不到,还有其他涉及利益的人,也不会让你做到。拿一个赌徒来举例子,当这...德...
二战时期,法国的陆军整体实力真的远不如德军吗?为何法国会被迅速击溃?
大家好!我们来介绍一下二战前法国军队的情况,二战前法国有军队有300万左右,法国陆军的十分强大的,步兵师的数量则有123个师接近250万人。机枪连和炮击炮连都...
二战后,法国将与德军有染的女人打成「叛徒」、「婊子」并进行侮辱。如何看待这种让女性承担战争责任的行为?
▲【图1】与德国军人谈情说爱的法国女人1942年,德国人占领并控制了欧洲的绝大部分。德国军人在维持统治秩序之余,开始寻欢作乐。一些欧洲女人迫于生活的压力,...